在这个层次的较量中,规模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等级实力。在我们所在的虚拟世界,一次调动百万兵力并不罕见,只要等级足够强大,百万大军也可能在一瞬之间灰飞烟灭。
我们在对阵敌方一贯道的四十万兵马时,采取了逐步消耗战术。战斗开始前,我们已预先设下阵法,将敌军分割开来,每次只引诱一部分进入阵中进行一对一决战。敌人在无知的情况下持续调兵遣将,却始终无法突破我们的防线,其主将在战斗之初就被消灭,导致整个军队群龙无首,使得我们迅速取得了优势。
在消灭了十五万敌军后,我们再次引入了大约二十万敌军,延续同样的战术打法。当敌军有一部分投降时,我们内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当时出于愤怒,主张不接受投降,全部处决,理由是他们是华夏族人却自相残杀,协助外敌侵袭华夏。事后回想,这一决定让我深感懊悔,因为这些士兵本质上都是华夏子弟,应该尽可能引导他们回归正途,而非赶尽杀绝。队友们虽有异议,但鉴于我是主要决策者,便遵从了我的意见。
后续战斗中,当我们面对剩下的二十万敌军时,一位大神询问是否继续攻击,考虑到屠杀并无必要且已达到练兵目的,大家一致决定不再继续战斗,留给他们一线生机。大神随后提出,要么投降要么灭亡,结果剩余二十万敌军全部选择了投降。我们将这些投降的士兵分散编入各部队,作为战损补充。
这场战役历时两天两夜,敌方一贯道势力被基本肃清,其总部也下达命令,禁止继续与我们交战。然而,这一胜利打破了当地的势力平衡,原本这里由三股强大的力量维持着微妙的均衡态势,我的介入使得其中一股力量被彻底摧毁,其他两股力量对此感到恐惧,因为此前三方互相牵制,而现在平衡已被打破,新一轮的战事不可避免。
在这场对抗一贯道的战役中,有一位名叫杨四将军的人物值得一提。说起与杨四将军的结缘,源自群内一位湖南的高手提及他的父亲管理着一座供奉地方神祇宗三王爷的庙宇。大神查看后觉得合适,便将宗三王爷收服为我们阵营的一员。在与一贯道交战时,宗三王爷所属的兵力最多。巧合的是,我的师弟表示他家乡附近也有一座类似的庙宇,且宗三王爷与杨四将军在同一庙中受供奉,这便促成了我们与杨四将军的接触。
经过一系列协商与沟通,杨四将军同意加入我们,因为他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型地方势力,想要发展壮大,必须有后台支持,加入我们至少能保证不受侵犯。其间虽有一些小插曲,但最终都顺利解决。有趣的是,师弟初次拍摄杨四将军神像时,其脸色显得黯淡不悦,但在商议妥当后再次拍摄的照片中,杨四将军神像的脸色变得明亮,不悦之态消失。
所谓的地方神,实际上是类似大鬼王的存在,他们在生前多是对当地作出过重大贡献,死后受到当地居民供奉,从而在无形中守护着一方生灵。杨四将军的具体来历虽不可考,但从当地人的信仰程度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忠肝义胆之士。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杨四将军毫不犹豫地调集了几乎所有兵马,包括他忠诚的老部下,前来支援我们。尽管他麾下的兵马总共只有三千人,但在关键时刻他只留下八百人留守,其余全部出征。
战斗接近尾声时,杨四将军的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大神询问他是否后悔,杨四将军只回答了一句:“在大义面前,死有何惧。”这句话彰显了他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他是值得信赖的战友,未来我们还将共同守护华夏大地。
战斗结束后,大神从投降的敌军中挑选了三万人马补充给杨四将军,同时也指出,虽然杨四将军获得了新的兵力,但那些曾经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是无法替代的。大神教导我,作为一名军队统帅,要对生死有所觉悟,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但更要珍视每一位将士的生命,让他们在战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死得其所。身为一军统帅,不仅要善于运用策略,还要对部下的生死承担责任,带领他们走向胜利,这才是真正的将领风范。当初我虽拥有大量兵马,但短时间内损失惨重,大神警示我要讲究用兵之道,而非盲目硬拼,否则即使再补充兵马也无法扭转败局。只有提升领导能力,合理运用战术,才能有效地指挥和保护好手下将士,不负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托付。
发布:61766256
上一条:虚实交融:守护华夏的战争与平衡 | 下一条:与敌作战,惊心动魄的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