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狐常道>范仲淹:文武兼备的忠臣与文学巨匠
范仲淹:文武兼备的忠臣与文学巨匠
时间:2024-11-29 16:30:28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其一生丰富多彩,充满传奇色彩。

一、早年生活与求学经历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谢夫人因贫困无依而改嫁长山朱氏,他因此更名朱说。在朱家长大的范仲淹,从小便展现出对学问的热爱和刻苦精神。他常去附近的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这种清苦生活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知识的追求,反而更加坚定了他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决心。

二、仕途起伏与政绩卓著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此后,他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范仲淹在地方任职期间,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康定元年(1040年),宋夏战争爆发,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了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然而,新政不久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三、文学成就与传世佳作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巨匠。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著称,其中《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的佳作。在这篇文章中,范仲淹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湖光山色的美景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这一思想不仅成为他个人的座右铭,也深深影响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四、晚年生活与身后殊荣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并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范仲淹更是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范仲淹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都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的文学作品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范仲淹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的奋斗史和成就史,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发布:冰释雨
下一条:春秋奇葩国君楚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