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嫦是“常”的意思,娥是美好的意思,这么说,“嫦娥”就是恒常美好的化身。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历史上到底有多久了?嫦娥到底是谁?现代流传的“嫦娥奔月”故事中,人们大多传说是夏朝后羿(冯羿)的妻子。那么,嫦娥原本就叫嫦娥吗?从历代书籍留下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早在夏代《连山》、商代《归藏》都提到这个奔月的故事,但主角的名字不相同,有恒娥、嫦娥,或是常羲的叫法。
夏代 商代
《归藏》易1(《汉魏遗书钞.经翼第一册归藏》,晋薛贞注)有这样的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北宋《太平御览药》引用《归藏经》“昔嫦娥以不世之药奔月”,则称“常娥”。可以见到,同一《归藏》不同版本出现了“嫦娥”和“常娥”的不同写法。
《归藏》易书后附录了失传的《连山》易的一小部分,称嫦娥为“姮娥”,称她的丈夫为“冯羿”。《连山》易:“有冯羿者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还记载了姮娥出奔前的占卜。
《连山》易的时代是夏,早于商代的《归藏》易,更早于《周易》,是夏、商、周三代最早的易经。据此来看,“姮娥”之名出现于夏朝,早于商朝称“嫦娥”。
两汉
后来两汉著作中,如西汉《淮南子》立论以“姮娥”作比喻:“……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可知道,当时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
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灵宪》也称“姮娥”:“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南梁《文选注》引注)。两汉乐府《古艳歌》有“姮娥”这个角色:“姮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
关于嫦娥之名,有一种避讳说。说嫦娥原本叫“恒娥”,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恒”2之讳,而称“姮娥”。我们在上述《归藏》同一抄本中,同时看到“姮娥”(附录《连山》)和“嫦娥”(《归藏》)之名。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如果“嫦娥”本来就叫嫦娥或常娥,又何必避讳汉文帝刘恒呢?由此可以推测“恒娥”或“姮娥”的叫法早于“嫦娥”。这和最早的易经《连山》易中称“姮娥”刚好相印证。
有人说东汉《说文解字》字典中查不到“姮”这个字,有恒这个字,所以“姮娥”是后来造的。但是,东汉著作《潜夫论》〈志氏姓〉中有“姮姓白狄”是好姓的说法。
唐代
唐之前的诗词中,“姮娥”比“嫦娥”多,但没看到“常娥”的用法。唐代的诗词中“嫦娥”出现的次数就多过“姮娥”了,也看到了少数“常娥”的写法。唐朝诗人中,有人将“嫦娥”、“常娥”并用,像是白居易、 卢的不同诗中就有这样的现象。
发布:61766256
上一条:中国四大名绣 | 下一条:十二生肖入诗,妙趣横生,看看你属于哪一首? |